四氟 发表于 2014-3-31 20:28:53

新材料园区助山东化工提档升级

  作为化工第一大省,山东省在园区建设中,大力发展新兴材料产业,推动园区向高端化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在氟硅材料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
  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 瞄准世界级
  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是亚洲氟化工高分子材料和绿色环保制冷剂生产基地,综合竞争能力在国内有机氟行业和新材料行业名列前茅。
  “近年来,园区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提高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下游高科技新产品,建成了完整的氟硅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品群,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东岳集团总工程师于修源说。
  在发展中游产品上,园区做强中游主导产品。绿色环保制冷剂、<b>聚四氟乙烯</b>、有机硅材料等是东岳氟硅材料产业链的主导产品,目前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此,东岳集团不断加大规模,以保证骨干业务在市场的话语权。目前东岳已能生产30多个品种的绿色环保制冷剂,装置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前列。其中,<b>聚四氟乙烯</b>生产能力占国内总产能的40.1%;有机硅装置规模跻身国内前三甲。
  “在开发下游产品,加快产业链延伸上,我们开发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制冷剂东岳三号去年获得国际统一编号投放市场后受到客户欢迎。R439A、DYR-5、R415b等混配环保制冷剂新产品年产能已达3万吨,成为主导产品的替代生力军。高分子材料方面,我们还开发出<b>聚四氟乙烯</b>分散树脂DF-204、DF205以及DF-2046,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我们还重点发展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已经建成了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107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硅橡胶混炼胶和乙烯基硅油等项目。” 于修源说。
  对于未来发展,园区将以“打造世界功能膜材料基地,争创世界级品牌公司”为目标,着力打造千亿级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加大在氯碱离子膜、燃料电池膜、太阳能封装膜、环保功能膜科研投入,投资10亿元建成国家膜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同时,将以功能膜材料研发基地为重点,内建体系,外建联盟,全面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鲁西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循环一体化
  和东岳氟硅材料工业园一样,瞄准千亿元产业基地,鲁西新材料产业园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丁辛醇、己内酰胺等项目陆续投产,产品结构进一步合理,依靠一体化及装备设计能力,鲁西集团形成了以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为主要产品链条的“一体化、集约化、园区化” 发展模式。
  鲁西集团董事长张金成说,鲁西集团抓住政府鼓励企业“退城进园”的发展机遇,积极展开了化工新材料园区建设。在园区规划和建设中,始终坚持“集约化、一体化、园区化”的总体发展思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以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三条产品链为主链,重点规划了10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包括煤化工区、石油化工区、高端装备区、光气产品区、氟硅化工及精细化工区、医药农药区、化学品区、物流区、公用工程区、研发中心区,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化工新材料高地。
  据了解,目前该园区建设有甲烷氯化物、三聚氰胺、氯化石蜡、有机硅、粉煤连续气化、四氯乙烯、高氟聚合物联产新型制冷剂等40多个化工项目。
  “我们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是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了园区生产装置的集约化运行、公用工程的集约化使用、园区管理与运作的集约化,形成完善的原料、动力共赢网络,最终实现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 张金成说。
  今后,该园区将继续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建设鲁西化工新材料千亿产业园的目标。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 打造山东第一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新材料产业园区,为山东省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北部新城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山东省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在2006年零业绩的空地上起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现已具备了大型工业项目落地的承载能力。园区已建成亚洲最大规模的钛白粉生产线,中国化工集团将在园区投资120亿元建设150万吨催化热裂解(CPP)和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重点项目。”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庆生介绍。
  目前,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正按照“产业先行、以业兴城”的发展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2014年,园区围绕实现‘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的目标,坚持招商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力争到2015年底,引进省级以上知名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20家;引进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0家,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企业100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新材料产业实现年工业增加值40亿元,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8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山东省前列。” 任庆生说。
  据了解,该园区新材料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对于优化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北跨”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鑫茂齐鲁科技城项目一期、山大国家胶体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一期、济南新材料产业科技园等11个项目均已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35亿元,利税超过7亿元。” 任庆生介绍,鑫茂齐鲁科技城项目二期、济南新材料交易中心项目二期、科佳新型复合材料基地项目、齐鲁湘商科技园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4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我们力争用3年的时间,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山东省第一、最具特色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 任庆生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材料园区助山东化工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