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4|回复: 0

[新闻动态] 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高峰论坛:精准选外商 迈向中高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8:40
  •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4-7 1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到这里之前,我还不知道浙江竟然已经有中德、中日、中瑞这样的集聚式合作。”几天前,在衢州举行的“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高峰论坛”上,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斌发出这番感慨。

           在开放大省浙江,正悄然孕育着开放型经济的新一轮变化。从2015年开始,一个个契合国际需求、对接国际规则、推进产能合作的国际产业合作园次第兴起,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据省商务厅统计,目前,我省正在创建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已有20余家,其中约50%的合作伙伴为欧洲国家,15%为北美国家。

           在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的当下,走在开放经济前沿的浙江,这番大手笔布局背后是怎样的宏图?

           应对全球产业大腾挪

           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梁志良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许多国外优质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到中国发展,浙江打造对应的国际合作园区,就是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精准服务的平台“1+10+N”,这是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战队的“阵型”,包括国家级的中意(宁波)生态园,10家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以及不断涌现的后来者,这番布局背后的动因为何?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我国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土地资源已现瓶颈,环保成本日益高涨,加之在可预见的TPP、TTIP生效后,国际合作的游戏规则将进一步更新,一批以成本为竞争力的产业将加速转移。与此同时,以贴近中国市场为需求的产业合作机会也在不断生成,“一出一进”间满是机遇。将视线转回浙江,在转型升级的当口,如何进一步抓住开放发展机遇,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浙江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快建设模式更新、更契合国际规则的平台,精准吸纳特定产业,为的是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产业分工中谋得更有利地位。

           “如果说上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布局,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则更多是各类专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在中国市场发展成熟后‘走进市场’的选择。”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梁志良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许多国外优质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到中国发展,浙江打造对应的国际合作园区,就是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精准服务的平台。

           “有了国际产业园‘名分’后的最大优势是,从去年10月到现在,德国外商考察团来了一批又一批,目前,我们园区已成功落户了一个项目,正在谈的成熟项目近10个。”这是中德(长兴)产业合作园负责人何洁萍的最大感触。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腾挪中,浙江的竞争对手可谓不少,不仅要面对省外高端园区的竞争,更有越南、泰国等新兴国家的工业园区作为竞争者,甚至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在出台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积极落实产业回归。只有打造好园地,下好先手棋,才能在这轮调整中,把适合浙江的好项目、好企业根植下来。

           量身定制的招商引资

           告别园区内产业大杂烩模式,面向特定国家精准引入本地产业转型迫切需要的产业,已成为浙江各大国际产业合作园的共识“过去那种对投资额大的项目来者不拒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正如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利众所说,将“质”放在首位,是国际产业合作园的新使命。“我们曾因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主动放弃过总投资5000万欧元的德国项目。”

           告别园区内产业大杂烩模式,面向特定国家精准引入本地产业转型迫切需要的产业,已成为浙江各大国际产业合作园的共识。故而我们能看到,在中德(嘉兴)国际产业合作园里,德国最具优势的高端机械设备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业成为引资方向,嘉兴意在通过这些项目的引领,为本地企业营造前沿技术氛围,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的集聚;不远处的中法(海盐)国际产业合作园,则依托中国首个核电站诞生地的产业基础,以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将集聚发展核电产业作为园区定位……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这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选择中国的原因,也不再是园区优惠力度有多大,要素成本有多低,当地产业发展的契合程度是他们最看重的要素。<br>
           “衢州化工产业根基深厚。”著名跨国企业韩国晓星集团把总投资70亿元的项目安家在了浙西山城衢州的中韩产业合作园。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文哲中告诉记者,之所以在越南以及国内众多竞争者中选择衢州,契合的产业基础是关键。
           “巨化集团生产的是晓星集团上游所需的氟化工基础原料,一旦有生产需要,只需一根管廊就能实现生产原料的对接,大大节省了成本,这就是产业集聚的优势。”衢州绿色发展集聚区副主任郑河江告诉记者。衢州多年化工产业发展积累下来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为企业免却了招人难的烦恼,产业基础是国际产业园对接成功的最大底气。

           据了解,晓星系列项目中的核心产品三氟化氮是微电子工业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料,当前仅有美、日、韩三国有能力生产。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带动衢州的产业技术走向高端化,更能把三星、LG等与晓星集团合作的大公司吸引过来,为衢州化工企业带来高质量订单,而通过与国际大客户合作,本地企业的需求对接和制造能力也将得到提升,从而在多层面推动衢州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共赢。

           从“插花”到落地生根

           正如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斌所言,在项目合作深度化的趋势下,国际产业合作园可以成为一个有效对接企业跨境并购重组的平台,以此带动浙江本土企业的国际化转型,真正把好的外国企业“内化”

           “我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跨国公司主要把生产基地放到了中国,随着成本要素上升容易引发撤资,该怎样增强这些企业的根植性?”这是此次论坛上,一位园区负责人碰到的现实问题。过去,不少开发区花大价钱搞好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却仍难逃“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命运,等对方“吸光”了优惠条件和要素成本,挥挥衣袖走人亦未可知。

           “除了把企业搬到我们的土地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股权投资成为这些公司的股东,甚至进入董事会,这样我们才能对企业、行业有所把控,从而避免等到产业变迁时,对产品和企业了无所知,白白付出了环境、能源和土地资源。”

           正如陈斌所言,在项目合作深度化的趋势下,国际产业合作园可以成为一个有效对接企业跨境并购重组的平台,以此带动浙江本土企业的国际化转型,真正把好的外国企业“内化”。

           融入式的合作才能增加根植性,除了产业和资本的融合,文化融合是增加根植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这个季节,平湖的樱花小镇可谓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樱花小镇和日本料理风情街、日本专业饭店等都是我们为园区打造的配套产业,从而营造出日本的氛围、留住高质量的日本人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叶娟告诉记者,国际产业合作园已从单纯的二产,向二、三产联动发展,全面营造国别合作氛围,通过产城融合把国际企业和人才留下来。与中日产业园的规划一样,衢州中韩产业园已将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医院等纳入规划,嘉兴中德产业园也在积极落地国际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对象立体化也是促进融合发展的一招好棋,越来越多国际产业合作园已从单纯和企业、中介合作,延伸到通过政府、商会、协会、机构、中介建立立体化合作网络,从而多链条、多维度绑定联系,增强企业根植性。

           (摘自浙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手机版|Archiver|氟塑料论坛 ( 苏ICP备14011106号-3 )

    GMT+8, 2024-11-23 10:07 , Processed in 0.1098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