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99|回复: 0

[市场分析]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7 11: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无机氟化盐
  (一)生产情况
  世界无机氟化物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和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无机氟化物综合产能约为150万吨,其中氟化盐占87%,综合产能约131万吨/年,是最主要的无机氟品种,电子级氟化物和其他无机氟化物约19万吨。氟化盐中,氟化铝产能约106万吨,冰晶石约25万吨。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和印度是无机氟化物的主要生产国家。
  2007年,我国无机氟化盐生产企业约30多家,总产能约60万吨/年,其中冰晶石产能为19万吨/年,氟化铝产能41万吨/年。全国氟化盐产量约53.5万吨,相比1998年增长了5倍多,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其中氟化铝产量36.3万吨,冰晶石产量17.2万吨。氟化盐企业规模不一,平均产能不足2万吨/年。目前国内较大的氟化盐生产企业主要有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两企业的冰晶石和氟化铝产能均在10万吨/年以上,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7.5%,其他厂家规模相对较小。全国主要氟化盐生产企业产能和产量见表1,近10年我国氟化盐产量变化情况见图1。
表1  2007年我国要氟化盐生产企业产能和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年、%、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市场份额     总产量   冰晶石     氟化铝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0        21.5        11.5        6.5        5.0
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10.5        18.1        9.7        2.7        7.0
白银氟化盐有限责任公司        7.0        13.1        7.0        2.5        4.5
广西平果氟化盐有限公司        3.0        5.6        3.0        0.5        2.5
山东茌平中信化工有限公司        3.0        5.6        3.0        1.0        2.0
其他                             24.5        41.4        19.3        4.0        15.3
合计                             60.0        100.0        53.5        17.2        36.3

  (二)市场状况
  我国无机氟化物的第一大应用市场是金属冶炼,占总消耗量的75%以上;其次是玻璃、研磨、氟化剂等市场,约占23%;其他市场(军工特种产品、电子产品等)消耗量约占2%。
  电解铝行业是氟化盐的最主要用户。近几年来,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动铝的消费迅速攀升,促进了电解铝行业的高速发展。2005~2007年,国内氧化铝产量增长了170.8%,年均递增39.4%;原铝产量增长88.5%,年均递增23.5%。氟化盐作为电解铝生产的重要辅助原料,其需求也随之快速增加,每吨电解铝消耗氟化盐25kg左右,2007年电解铝行业消耗氟化盐约达32万吨。
  我国目前有大小砂轮加工企业共700余家,磨料磨具企业近800家,非铝金属冶炼厂600多家。非铝冶炼行业每年消耗氟化盐约5万吨,其他行业消耗氟化盐约4万吨。
  (三)出口情况
  近年来,我国氟化盐出口快速增长,2003~2007年年均递增43.2%。2007年,全国出口氟化盐12.5万吨,比上年增长121.4%,占全国产量的23.4%。其中,氟化铝出口9.3万吨,比上年增长135.3%;冰晶石出口3.2万吨,比上年增长91%。2003~2007年我国氟化铝和冰晶石出口情况分别见图2和图3。
  (四)未来市场形势
  1.国内市场
  2008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因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带来的电解铝企业效益的下滑,全国电解铝增速明显放缓,前8个月增速基本在10%左右。若今后三年电解铝生产保持10%左右的增速,则到2010年,全国电解铝产量约1650万~1700万吨,需要消耗氟化盐约42万吨。再加上研磨、玻璃工业、电子、医药等行业发展对氟化盐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全国氟化盐总需求在54万吨左右。而截止2007年,全国氟化盐产能已达60万吨/年,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高分子比冰晶石和无水氟化铝等高性能氟化盐比例,以适应节能减排及下游产业发展的要求。
  2.国外市场
  2007年,国外氟化盐产能71万吨/年,产量59.95万吨,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印度、伊朗、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氟化盐。
  2007年,国外电解铝产量约2481万吨,比2003年增长13.1%,2003~2007年,产量年均递增约70万吨,平均增幅3.1%。预计2008年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产量有望增加100万吨至2580万吨,比上年增长4%。2009年以后,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国外电解铝需求增速回落,预计到2010年产量约2750万吨。根据电解铝生产的增长情况,考虑到非铝冶炼、玻璃、研磨等产业的发展,预计2008年国外氟化盐需求量约78万吨,2010年需求量超过80万吨。从目前国外产能来看,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国外市场对我国的氟化盐产品有较大的进口需求。
  二、ODS替代品
  ODS对臭氧层的破坏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识,1986年的蒙特利尔协议具体规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淘汰限制ODS的日期。根据协议,中国应于2010年前淘汰F11、F12等ODS产品,但中国政府已于2007年6月30日提前两年多实现了淘汰限制ODS的目标(原料及必要用途产品除外)。在此期间,作为ODS替代品的F22、R134a等产品获得了快速发展。
  (一)F22
  2007年,我国F22总产能达53万吨/年,产量超过40万吨,出口10多万吨。大部分F22用作制冷剂,约40%作为PTFE的原料。目前,国内最大的F22生产企业是山东东岳,产能达到15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近30%,2007年产量超过9万吨;其次是江苏梅兰和浙江巨化,产能分别为7万吨/年和6.2万吨/年。
  2006年以来,由于F22产能急剧扩张,国内价格快速下滑,企业处于盈亏边缘,遂将目光投向PTFE产业,但是随后国内PTFE也因产能扩张过快、价格下降而开工较低。因此,目前F22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情形,企业盈利不佳。
  同时,F22只是ODS的过渡性替代物质,尽管其ODP(耗臭氧层潜能值)较小,但对臭氧层仍然有损害,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发达国家应于2020年将其淘汰,发展中国家可推迟10年至2030年淘汰。
  (二)R134a
  R134a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于一般的氟碳化合物,使用安全方便,无毒、不燃的特性可保证其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充装和维修原有F12制冷设备时,不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同时,其ODP值为零,对臭氧层不构成破坏。由于具有这些优点,R134a作为ODS替代品得到了广泛认可。《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明确规定,国内所有汽车生产厂家从2002年1月1日起,停止在汽车空调上使用氟利昂,一律改用替代物R134a,家用冰箱、冷柜推荐使用R134a作为制冷剂。但是,由于其价格明显高于F12和F22,市场开拓始终存在问题。另外,产能扩张过快导致能力过剩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
  1.产能过剩
  美国、欧洲、日本曾是全球R134a主要生产基地。2005年,国外R134a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年,但后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盈利的下滑,英力士、旭硝子等企业关闭了部分生产装置,国外R134a产能趋于下降。与之相反,2006年以来,我国R134a的产能急剧扩张,目前已超过10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1/3,生产企业众多,其中产能较大的有中化(3万吨/年)、巨化(1.4万吨/年)、东岳(1万吨/年)等。我国主要R134a生产企业及产能分布见图4。
由于产能扩大过快,而短期内可供开拓的市场空间狭小,R134a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走低,从2005年的5万~6万元/吨下滑至目前3万元/吨左右。在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导致原料三氯乙烯价格大涨的情况下,R134a已处于微利状态。大型企业因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综合实力强,在勉力支撑,而小企业则因技术、资金等问题处境艰难。不少企业不得不调低装置负荷甚至停产。
  实际上,尽管目前价格已大幅下降,但由于仍大大高于F22等其他制冷剂产品,国内R134a需求仍不旺,仅2万吨左右,相对于高达1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R134a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仅20%。
  2.出口面临困难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开拓国际市场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我国R134a生产规模分散、技术力量不足、市场进入时间较短,整体竞争力较弱,产品市场主要是售后维修以及贴牌生产,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国外氟化工企业已发展成为大而全的行业巨头,在竞争中处于上风,这些国外巨头基本垄断了国际知名厂商整车、整机对制冷剂的全球采购体系,而这些体系设计均有复杂、严格、耗时漫长且花费不菲的一系列认证程序,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短期内大规模进入也是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政策问题也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R134a的ODP虽为0,但其GWP(全球变暖潜值)为1300,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仍属于温室气体,各国政府对其态度也各有不同。美国对其持肯定接受态度,而欧洲则更倾向于安全前提下使用自然物质或碳氢化合物。

评分

参与人数 2技术 +5 收起 理由
hushen007 + 1 比较全面的分析
氟塑爱好者 + 4 感谢您的参与发表,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手机版|Archiver|氟塑料论坛 ( 苏ICP备14011106号-3 )

GMT+8, 2024-12-23 17:00 , Processed in 0.1211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