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00|回复: 0

[市场分析] 电线电缆行业迫切需要转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7 19:03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20 13: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作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神经”与“血脉”,电线电缆行业受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很大。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受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国民基建影响甚大,在国家GDP基数,还有环境资源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发生调整的情况下,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深度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整体来看,未来两三年都将是一个缓慢出清的过程,现在来看这个过程仍在延续。去年GDP增速是7.7%左右,今年是7.5%左右,明年要保7.5%可能较难,估计未来将以维持在7%左右为目标。未来假若要保住7.5%的话,付出的成本将越来越高。目前的经济运行状态是一个市场化的出清过程和政府反周期操作在反复交替,但假若缺乏改革的大力度推进,仅依赖于政府用政策工具进行反周期操作还是很难扭转市场下行的趋势。下降的GDP增速,可能减少的基建投资,环境资源的约束都将进一步压缩整个电线电缆行业市场,倒逼着中国电线电缆企业转型。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拥有各类电线电缆企业七千多家,但是这些电线电缆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过在1%-2.5%的市场。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规模较小企业,依靠不正当手段无序竞争,导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差异程度小,营销方式手段相差不大,造成价格竞争激烈。比如像远东电缆这样的连续十几年的中国第一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每年电线电缆产值也不过一百多亿,在以万亿计的中国电线电缆市场上,只有1%多点的市场占有率。连中国第一的电线电缆企业尚且如此,其他中小型电线电缆企业也有不用说了,市场份额更是少的可怜。

    行业企业众多,中小企业众多,入门门槛低,产能过剩,这些都是造成今天无序的低价竞争的原因,造成了整个电缆行业的利润低下,行业大多数利润维持在3%-5%水平。在近期,国家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环境污染行业宏观调控,银行贷款进一步对产能过剩行业收缩情况下,不少电线电缆行业企业由于资金链周转不开而倒闭,但这种状态,归根结底是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形成足够的企业资金护城河。

    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电线电缆企业可以借助整个行业大环境的优势,取得好的成绩,在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情况就难了很多。从中国经济来看,未来经济回落面临更多的是内需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下降。2008年以来经济的下降,主要是外需所造成,由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和海外金融动荡,导致出口回落。目前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散去,但我们中低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回落已经是既成事实,要重塑以前的国际竞争力状态,只能依赖于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当然,也不仅仅是经济大环境的原因,从行业本身来看,任何一个行业随着发展的阶段不同,都会面临一种行业的转型,从纵向的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电线电缆行业也都曾经经历过转型,欧洲、日本、美国、韩国等世界著名电线电缆企业都曾经历过企业转型。所以,电线电缆行业的转型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

    中国电线电缆目前更应该考虑的在这场外界环转变下存活下来,而的确,在这一轮中国电线电缆企业的转型中,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产品的改良与升级,带动企业的升级,这种渐进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面对市场的变化,自身技术的调整,管理经营的方式等变化都较小,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小,面对的风险自然也相对较小。

    许多电线电缆企业采取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力度,增加和国际一线品牌商的合作,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多家企业自主研发了半自动或全自动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缓解近年因劳动力成本上涨而带来的成本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也有一些电线电缆企业借助其自身特种电缆领域的优势,拓展附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走出了产品差异化发展道路,已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和机车电缆、矿用电缆、舰船电缆、航天航空和军工电缆、稀土铝合金电缆、通信电缆、核电电缆、风能电缆、太阳能光伏电缆等特色的产品。

    一些电缆公司抓住主业,升级产品,通过产品升级带动企业升级,过去企业完成从“电线电缆”到“海底电缆”到“海洋脐带”三阶段的转型升级,每个阶段的产品都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有一些实力比较强大的电线电缆企业,其转型并非依赖产品的升级,而是直接通过业务的调整或转变,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如远东电缆先前的转型升级是建立起“主业精、辅业兴”的产业布局模式,在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电线电缆企业在资金优势、技术标准、管理视角、资源配置等等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凭借其中一项或几项禀赋优势,直接推动产品线、或市场区域的整体转型。不管运用什么方法,是借鉴别人也好,还是主动开拓也好,转型升级都迫在眉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手机版|Archiver|氟塑料论坛 ( 苏ICP备14011106号-3 )

    GMT+8, 2024-12-25 00:16 , Processed in 0.3251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